咨询热线

15664028777

耐火材料的化学与矿物组成(二)

作者:邦鑫耐材浏览:30 次时间:2025-09-18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条件。化学组成相同的材料,由于工艺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矿物相的种类、数量、晶粒大小和结合情况会有差异,其性能也可能有较大差别。例如SiO2含量相同的硅质制品,因SiO2不同工艺的条件下可能形成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两类矿物磷石英和方石英,使制品的某些性质会有差别。即使材料的矿物组成一定,但由于矿相的晶粒大小、形状和分布情况的差别,也会对材料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可以从所用原料的加热相变化、生产过程中各原料间的相互作用、生成的化合物或相变化来判定,从而确定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制品质量以及该材料在何种条件下使用较为合适。

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一般可分为结晶相和玻璃相两大类,其中结晶相又分为主晶相和次晶相。主晶相是指构成材料结构的主体且熔点较高的晶相。主晶相的性质、数量和结合状态直接决定着材料的性质。次晶相又称第二晶相和液相并存、数量较少和对材料的高温性能影响较主晶相小的第二种晶相。

基质是指耐火材料中大晶体或骨料之间结合的物质。基质对材料的性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时,往往是基质首先受到破坏,调整和改变材料的基质可以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