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郑州邦鑫实业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郑州邦鑫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作者:邦鑫实业浏览:12 次时间:2025-10-16
抗侵蚀性抗侵蚀性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抵抗各种侵蚀介质侵蚀和冲蚀作用的能力。这些侵蚀介质包括各种炉渣(高炉、电炉、转炉、精炼炉、有色金属冶炼炉、煅烧炉、反应炉等)燃料、灰分、飞尘、铁屑、石灰、水泥熟料、氧化铝熟料、垃圾、液态熔融金属、玻璃熔液、酸、碱、电解质液、各种气态物质(煤气、CO、硫、锌及碱蒸汽)等。
抗侵蚀性是衡量耐火材料抗化学侵蚀和机械磨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制定正确的生产工艺,合理选用耐火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耐火材料抗侵蚀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耐火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耐火材料的组织结构等;外在因素主要有侵蚀介质的性质、使用条件(温度、压力等)以及侵蚀介质与耐火材料在使用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等。
耐火材料是多相聚集体,由主晶相、次晶相和基质组成。主晶相的耐火度高、晶粒大、晶界少,抗侵蚀性相对好一些;若基质中杂质含量高,则易于形成液相,若形成的液相黏度低,对材料的抗侵蚀性不利。
(3)耐火材料的一些物理性能。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抗热震性、抗氧化性、高温体积稳定性等对其抗侵蚀性影响很大。体积密度高、气孔率低的致密材料相对疏松的材料有较好的抗侵蚀性;抗热震性差的材料受到热冲击的时候,会出现裂纹或开裂剥落,从而使侵蚀介质进人材料内部,导致其抗侵蚀性降低;抗氧化性差的含碳耐火材料,表面氧化后形成脱碳层,结构疏松易脱落,使抗侵蚀性降低;高温体积稳定性差的材料,一般也会使其抗侵蚀性变差。
基于以上分析,改进耐火材料的抗侵蚀性可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原料的纯度,改善制品的化学矿物组成,尽量减少低熔物及杂质的含量。(2)注意耐火材料的选材,尽量选用与侵蚀介质的化学组成相近的耐火材料;另外,耐火材料在使用中,还应该注意到所用材料之间化学特性应相近,防止或减轻在高温条件下所用材料之间的界面损毁反应。(3)选择适宜的生产工艺,获得具有致密而均匀的组织结构的制品。
QQ邮箱
联系电话
微信扫一扫